冬天是吃草莓的季节,也是冬日里的专属甜蜜,但是对于草莓的清洗问题也不容忽视,有些人会选择直接用清水,而有些人会用盐水,吃草莓前一定要用盐水泡吗?下面小编就来说说。 吃草莓前一定要用盐水泡吗草莓作为世界十大水果之一,不仅鲜美红嫩,果肉多汁,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在寒冷的冬日吃上一颗“冬草莓”,更是冬日里的专属甜蜜。 但对于爱吃草莓的人来说,清洗草莓又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草莓是否有很多细菌?是否需要盐水泡?怎样清洗才能让人放心食用? 据统计发展中国家儿童每年有2 ~3 次腹泻和高达 70 %的中毒事件是由食源性微生物引起,而草莓也是一种食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水果。 由于草莓本身无皮保护,且表面凹凸不平,极易受到外界直接或间接污染。同时草莓高含水量、高营养价值并且质地柔软,也为微生物的繁殖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草莓是地载水果,其微生物污染主要是由土壤而来。一般表面未受损的健康草莓,微生物总体污染量是102~105 CFU/g的数量级,有破损或轻微腐烂的草莓微生物总体污染量更高。 与常规洗涤不能将果蔬表面的农药残留完全除去一样,常规洗涤仅能在一定程度下减少微生物数量,这与果蔬的一些特殊结构,如微观疏水区、气孔区等区域和微生物内化有关,且微生物的减少程度也与果蔬的结构、清洗方法等有关。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草莓表面微生物进行观察,可以看出在草莓果肉的褶皱区有球菌和杆菌微生物附着。 那么如何才能最有效地清洗掉草莓表面的微生物呢?金小妹选取了一批相同环境生长的草莓,送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按照以下四种方法进行清洗: 方法一:自来水连续冲洗5分钟; 方法二:5%的NaCl溶液(盐水)浸泡5分钟,然后自来水清洗30秒; 方法三:含氯消毒剂(C3O3N3Cl2Na)0.2%浸泡5分钟,然后自来水清洗30秒 方法四:日常有机清洗剂0.2%浸泡5分钟,然后自来水清洗30秒 清洗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对草莓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霉菌进行比较,选取草莓中检出率较高,最有代表性的4种微生物(铜绿假单胞菌、粘质沙雷菌、泛菌、阴沟肠杆菌进行)进行结果分析。 最终结果显示,无论是从卫生指示菌总数还是从草莓表面个别微生物的总量控制来看,盐水浸泡和含氯消毒剂的清洗方法更为有效,消除能力更高,细菌总数可以减少5倍的数量级,对其他微生物的减少量也在2.0~2.5logCFU/g,但含氯消毒剂清洗后,消毒剂会有一定残留。 综合实验结果以及家庭日常果蔬清洗的实用程度来看,盐水浸泡是较为有效且方便的方法,同时,各类家庭常用有机清洗剂对阴沟肠杆、铜绿假单胞菌泛菌和粘质沙雷菌的清除结果仅为减少一半,相较于其他清洗方法效果较弱。考虑其残留效应,不推荐果蔬清洗中频繁或大量使用。 盐水浸泡的参考比例:1升水50克盐,大概就是一瓶矿泉水加两盖子盐,浸泡5分钟冲洗后即可食用。 关于草莓的几个问题1. 大草莓不一定靠膨大剂或激素,草莓的大小更多是和品种、种植方式、养护方式相关。 2. 即便是吃了激素草莓,植物激素也不会对人体有效。并且膨大剂本身的毒性很低,科学家跟踪了这么多年也没发现有负面影响的有力证据。 3. 和个头大小一样,形状是规则还是丑陋,不能说明“无机”还是“有机”,也不代表草莓的口味。畸形的草莓是因为生长过程中,受到外界诸如温度、磕碰等等原因造成的。总之一句话:难看的不一定难吃,好看的也不一定好吃。 |
超值!腾讯云轻量级云服务器3年只需388元,解锁更畅快的云端体验。专业技术7*24小时在线服务,腾讯云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快捷,安全,稳定的云服务!
一、首先分析“全部宝贝”的排序规则(按下架时间排序的商品)。 1、无关因素规律 排名先后与售出量、浏览量、价格、卖家好评率、先行赔付、所在地、商品页面的排版布局和单一关键字在商品名称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次 ...
既然经商,为的就是赚钱。与淘宝力推淘宝商城有异曲同工之妙,如今卓越、京东、当当、淘宝商城等网络商城大打“开放平台”牌,在数千万、甚至数亿美元投资重金打造出顶级网络购物品牌后,这些网络商城都迫切地希望赢 ...
自从2014年年初,微信借助“红包”这一核武器逆袭支付宝成功后,所有的社交平台以及移动支付都认识到了“点一点”、“拆一拆”这个简单动作背后寓含的巨大营销效果。今年,“抢红包”成为互联网企业的标配,如果某个 ...
第一章概述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有效规范淘宝客对淘宝客推广软件产品的使用,根据《淘宝客推广软件产品使用许可协议》(链接地址:http://www.alimama.com/member/register.htm?spm=0.0.0.0.GhngYJ)规定,特制定 ...
如果你要想您的店铺能从众多店铺中脱颖而出。你必须要选择一种合适自己的方法来好好推广自己的店铺,不过话说回来,推广的方法有很多啊,关键是你要坚持去做,下面的方法是我在淘宝论坛上找的,总结得挺好的,也挺全 ...